“列车运行前方是海淀黄庄站,下车的乘客请提前做好准备…”

老舍肯定没能料到,他在《茶馆》里叙写的小社会,六十年后,缱绻在了京城的地下通勤线。

上过春晚的西单女孩、夹人的五号线车门、辱骂外地人的安全员,和数不清的落轨者,以及,十号线的未成年。

同光缆、天然气一样,传送城市发展的人力资源的管道也被深埋在地下。

在这里,所有的肉体去性别地挤在一起,能清晰地闻到劣质的香水味儿、煎饼果子味儿、大衣吸收的烟味儿、头肩散出的发胶味儿,以及,热烘烘的人味儿。

扭头就能看到周遭脸上的毛孔,和他们手机里播放的欢乐真人秀、热播电视剧、在线小说,还有每个人都在不停刷新的微博、朋友圈。

初入帝都的异乡客,都要逐渐习惯这些不得已的亲近、弥漫在车厢内的疲倦和沉默、尴尬短促的争吵和匆促有序的脚步。

毗邻互联网公司的13号线上,码农大都背黑色双肩包,穿格子衬衫;

内环2号线,每一站的客流都让车身剧烈的晃动;

八通线一经过传媒大学,就会多一些出挑的男生女生,妆扮时尚、姿态挺拔;

4号线北段经过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上下的学生都在谈论着借壳重组、IPO和正在召开的两会;

7号和9号线上的行李箱们正在离开和赶来这座城市,他们操着浓重的乡音,给亲友们汇报着坐标;

6号线穿过了两个著名的酒吧区,临近末班车时,多了几分灯红酒绿、衣香鬓影。

将这些混杂的分镜头联系在一起的,是铺天盖地的广告。

从灯箱、地面、扶手到换乘、车门,甚至一号线的车体,还有追着列车跑的隧道传媒,光怪陆离。

明星们在广告中频繁亮相,通常每隔几周,她们被下一批代言人取代,画面中的笑容鲜活而速朽。

在封闭又沉闷的空间里,目光与广告屡屡交汇,对于投放者来说,这里便是文案圣地。

早高峰往往比晚高峰来得更为仓促和集中。

天还未完全亮,南郊良乡、黄村,东郊亦庄、通县、顺义,北郊的睡城天通苑、回龙观,通往城内的轻轨上,早已挤满了狰狞的困倦和疲乏。

其实近郊也不例外,苹果园和四惠的地铁入口,细细密密地摆放着临时分流栏,营造出整齐有序的队列。

北京地铁,只有黑夜-激流网北京地铁,只有黑夜-激流网图片来源见水印

通常,从队尾,到上车,塞完刚买的“北京早餐”,还能补补妆。

穿校服的高中生们一声不吭地上了车,戴着耳机,又在两三站后落车,他们是纷嚣里的异类。

西二旗,交汇了这个城市太多的埋怨与梦想,还有诟病。

北京地铁,只有黑夜-激流网图片来源见水印

十号线上总能碰到在扶手上插小广告的兼职工。

八十元一天的活儿,他们要在三四环之间的这个地下环铁内,从车头到车尾,扒开层层的人群,穿行整整一个下午。

然后,这些宣传单,便成了收站后清洁员和志愿者的忙碌。

卖艺与乞讨同样屡禁不止,即使面对的是车厢里的视而不见,或是冷漠。

八节长的列车生生不息地穿梭在黑黢黢的隧道里,司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跑完全程,每站停留的时间都会精确到秒,无一例外。

到了换乘的大站,便会有司机趁着鲜有的空当出来透个气儿。

机械式地重复着既定的动作,推行、收闸,周而复始,也偶尔望着落轨的活物紧急制动。

一号线和其他线路的密集商圈、枢纽车站都配有安检,安检棒在姑娘们手中像模像样地挥舞,工作的无聊和乏味也在声声怨念中流露。

这其中,检不到的,还有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几个站台上,拿着手机模型招摇撞骗的鼠辈们。

深不见底的城市血管里,带走了太多的人,也带来了太多的故事与碰撞。

“海淀黄庄站到了…”我该下车换四号线了。

换乘的通道里都不用看路,人流会自发默契朝着一个方向涌动。

如同在进行着深谙于心的送葬一般,静默前行。

北京地铁,只有黑夜。

“办证吗先生?”

“先生,办证吗?”

全文完。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北京地铁,只有黑夜-激流网(作者:李先生。来源:市民李先生。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