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奔驰奥迪的贫困户-激流网

近日,有媒体曝光山西隰县数百名贫困户有车,其中不乏奔驰奥迪。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怪不得我评不上贫困户,原来是因为我没有豪车!”“真正贫困的得不到补助,弄虚作假的却开着小汽车,什么世道啊!”

随后,临汾市委、市政府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隰县展开调查。16日,调查结果公布,称有奔驰车的贫困户不符合要求,已被清退,4名相关责任人被追责问责。

国家级贫困县

如果没有这样一条新闻,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深处吕梁山脉的县区,甚至不知道“隰”这个生僻字如何读。

公开资料显示,隰县是山西省临汾市西北的一个山区农业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吕梁山片区特困县。总人口10.7万,其中农业人口8.1万。

2018年12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官网转发山西日报的一篇报道表示,该县共有79个贫困村、20366名贫困人口。玉露香梨是该县的拳头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开奔驰奥迪的贫困户-激流网图/隰县人民政府官网

隰县人民政府官网上唯一介绍该县的一张图片上,一条公路沿河蜿蜒而过,旁边是新盖的建筑楼群,不远处就是植被尚未完全覆盖,还裸露出点点黄土的高山。

在临汾市人民政府官网查询可知,2017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9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688元。而隰县在临汾市17个县(市、区)中,经济排名一直倒数。

但就是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却被曝出贫困户有豪车。

开奔驰奥迪的贫困户-激流网图/网络

从网上流传的一份关于隰县贫困户车辆信息的EXCEL表格可知,该县数百名贫困户名下共有427辆机动车。其中,一名贫困户名下有一辆梅赛德斯-奔驰轿车,另一名有一辆京E牌照的奥迪轿车,还有人名下甚至有5辆机动车。

对此,隰县扶贫开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名下有车并不影响其成为贫困户,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综合考虑。并称,当事人有可能是在成为政府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为了发展生产购买了汽车。

但网友们并不买账,“奔驰奥迪是发展生产的——用来运猪的吗?”贫困户有小车尤其是一些价格便宜的低端二手车尚能理解,但“豪车”与“贫困户”联系在一起,仍有违常理。

放眼全国,奔驰奥迪都属于高收入人群才买得起的奢侈品,何况在这个农业人口占比近八成,贫困人口占总人口近20%,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很可能低于5688元的山区县。

公示的调查结果称,郭某芳名下有奔驰车却被列为贫困户,是相关工作人员“把关不严、核查不准”。但贫困户刘某连名下的奥迪车不归其所有,有5辆车的贾某脱贫后购买了2辆车,另3辆是其朋友借其身份证购买。并表示,“许多贫困户积极发展生产……包括购买车辆用于生产生活等,特别是玉露香梨生产加工产业”。

但这一说法并不能服众。“脱了贫马上就能买得起车吗?”“几百名贫困户也有这些特殊情况吗?”退一步讲,即使真的买车支持发展产业,如何支持?如果运输的话,小车如何能满足这一功能?买了车,贫困户如何能有多余的钱养车?

2736元

“我个人觉得你有私家车,根本就跟目前的贫困没关系。”一位长期工作在扶贫一线的乡镇干部说。

“如果他们家的资产明显高于一般农户,即使有认定标准中的缺项,也不可以认定为贫困户的。”他告诉周刊君,全国各地认定贫困户的流程和标准虽然可能因为省定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大同小异。

其中,贫困户的认定标准围绕“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展开,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愁吃,不愁穿;住房有保障,医疗有保障,教育有保障。

他表示,每个地方最大的区别就是收入。

2018年12月2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官网发布的一篇文章提道,“2014年,我办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明确贫困户识别标准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2010年2300元不变价),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

但此次隰县涉事的数百名贫困户是哪一年认定的?具体参考的标准是什么?网上无法查阅到相关资料。周刊君多次拨通隰县扶贫开发中心办公室电话和相关负责人的手机,均未取得联系。隰县宣传部的工作人员称,对此事不清楚,分管领导不在。政府办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领导们正在处理此事,自己不清楚。

为了全面了解清楚整件事情,周刊君又拨打了临汾市扶贫办和山西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的电话,但都无法接通。

上述乡镇干部接受周刊君采访时称,贫困户认定流程一般都是贫困户申请,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入户调查,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再次入户核实,公示,上报乡镇,乡镇大会通过,上报县上,县上交叉核实,然后批复。

如此层层调查核实,有豪车的人为何还能成为贫困户?他表示,村民之间无秘密可言,一个家是否有车村干部肯定是知情的。但为何仍旧在贫困户名单中,他认为不外乎有两种原因。

一是关系户,村里的或县上的都有可能。二是扶贫刚开始时,上级按照人口比例给每个村分配了具体的名额,因为政策不明朗,许多村为了凑指标瞎报。

“这个问题具有普遍性。一开始允许犯错,可以删除数据,后来管理越来越严格,增减每一个人都要层层备案,因为你动一个数字全省的贫困户人口总数都要变。”他表示,不乏有扶贫干部得过且过,不负责任。或即使明知有错,但害怕付诸行动反而招惹麻烦,所以选择维持现状。

“精准”扶贫

这不是扶贫中第一次出现这样令人大跌眼镜的奇葩案例。

为应付上级检查,中部某县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蒙混过关。但“演技”再好也难让百姓接受,最终露了馅。

有个地方的扶贫干部,为了让上级考察时看到自己的扶贫成绩,派一些小学生披着装化肥用的白塑料袋,趴在领导路过的山坡上装羊。

广州市纪委也通报过一个奇葩案例,有基层工作人员擅自给养殖贫困户发复合肥、除草剂。

扶贫工作开展时,各种奇葩事件轮番上演,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普遍,甚至有扶贫干部存在渎职、贪污腐败等行为。

周刊君在同属吕梁山片区的某些特困县深入采访时,就曾看到过这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问题是流于形式,审查不严。许多扶贫一线的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上级的检查,无力也无心发展产业。而各级的检查也多走马观花,大多只是在办公室看看表格,去指定的某个贫困户家聊几句就走。扶贫、脱贫,最终也只是通过填表来实现。

隰县的数百名贫困户为何名下有小车甚至有豪车?有豪车为何还能被评为贫困户?如果是后期买的,那为何不脱贫?如今,虽然原因不明,但也不得不让人怀疑当地的扶贫工作有多“精准”。

而事情被曝光后,隰县的扶贫部门第一时间并不认真反省,反而急于解释,预设贫困户有车的合理性。16日公布的调查结果也并未一一回应网友的关注点,也显然难以服众。

几年前,广西马山县曾违规认定了3119名扶贫对象,其中包括343名财政供养人员,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

随后,当地扶贫办、财政局、民政局等12名责任人被追责,有的移送司法。

此次隰县被曝出名下有车贫困户有数百名,但是调查结果中列举的只有被媒体重点关注的3位。其他几百名具体情况是什么,有待官方进一步解释。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开奔驰奥迪的贫困户-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开奔驰奥迪的贫困户-激流网(作者:罗晓兰。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责任编辑:邱铭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