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牛奶”原本是很经典的市场经济问题,历史教科书里早有介绍。但突然之间,这个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截至5月25日下午14:00,知乎上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已经排到了热搜榜的第二位:

牛奶是用来喝的,不是倒的-激流网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热度,但是无论如何,回顾这一经典的市场经济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利于增加我们在当代对这个典型的理解,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整个市场经济的思考。

在各类知乎回答中,西方经济学的供需曲线、资源稀缺性、效率最大化等是大多数回答的依据,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却不见踪影(足见马克思主义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被边缘化的地位)。是因为马克思的批判没有力度吗?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没有道理吗?其实不然,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在分析之前,我们首先是将市场当作一个整体,其中存在着两个群体——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参与者总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另一个地方另一个部门的消费者,理想的市场经济便是生产与消费的和谐:一切产品总是能在短时间内被完全消费。然而,这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区分还是很抽象的。当我们进一步地深入,便可以发现,在生产的领域内又包含着两个不同的群体,一方面是市场主体的所有者——资本家,整个公司都由他统帅;另一方面是产品的真正生产者——工人,他们连同公司的财产一同听从资本家的号令。在消费的领域,所有人都是消费者了。资本家在市场中,面对与他同样的资本家,为了免于在异常激烈的相互竞争中被打败,他必须不断地增大产品产量,同时又要竭力降低工人的工资支出,绞尽脑汁把产品卖出,把对手打倒——同一生产部门的资本家都受到同一的竞争规律的支配,都会采取这样的态度和做法。不过,资本家在社会上占少数,作为消费者也只占少数,广大的工人才是消费者的主力,是产品消费的主体。那么问题就出现了,资本家们一方面为了打倒竞争对手而增大产量,压低工资,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投入市场的产品完全被购买,但整体工人的工资水平日益下降到越来越无法消费这么多产品的地步,直到这种消费不足的影响逐渐拓展到整个市场,一方面是生产的不断过剩,另一方面是广大消费者的日益贫穷——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但为了避免自己破产,为了使产品在无法被消费的情况下仍然保留足够的价格,资本家又不能把生产的产品免费赠出,而是悉数销毁,以维持价格。这就是经济危机的一般现象。至于一些特殊的情况,那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提供的角度,不同于西方经济学局限于孤立的资本家来谈论经济危机,相反,它是将市场看作一个整体,将每个通过市场联系起来的人都考虑在内,从而得出结论。

牛奶是用来喝的,不是倒的-激流网

倒牛奶的行为虽然作为一件单独的事件被提出来,但背后牵涉到的是整个市场。牛奶市场的广大消费者,正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资本家只占其中的少数)。如果大多数人的荷包变得愈加干瘪,又怎能消耗愈加发展壮大的牛奶行业的产品呢?对于“为什么不把牛奶送出去”的疑问,可以简单地认为,如果真是资本家慈悲之心的神圣发作,把过剩的产品送给贫苦的穷人,那就会导致更多的产品卖不出去,反而使他自己陷入困境,更何况他还得留一手面对和其他资本家的竞争。

无独有偶,前不久也传出亚马逊在近期销毁了几百万件价值不一的新产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但如果仔细来看还是和上面的理论分析差不多。这是因为从各个产品公司运到亚马逊仓库的商品,长期卖不出去,又需要交仓库管理的费用,生产商在权衡利弊之下,只好将这些崭新的商品销毁。虽然亚马逊在这一次事件中处于风口浪尖,但其只位于流通领域,只负责收取仓库管理的流通费用,跟销毁是没有关系的。在其身后的各大生产商才是直接的和最终的决策者。在这起事件中,除了得出生产过剩被隐藏地更加隐秘的结论外,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本质上还是和倒牛奶一样。

这就会引发另一个问题。2006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科目中有这么一道题:中美两国都发生过“倒牛奶”的事件,那么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倒奶事件与我国的倒奶事件有什么本质区别?让我们看看标准答案:

牛奶是用来喝的,不是倒的-激流网

资本主义的倒牛奶事件是私有制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倒牛奶就成了市场的不完善了。仿佛社会主义成了一种法术,点石成金,在资本主义那里的严重问题到某国就变得如同皮靴瘙痒了,倒牛奶成了小菜一碟,就像三聚氰胺变成了蛋白质,染色馒头变成了香饽饽,地沟油成了高品质油……

朋友,对此你怎么看?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牛奶是用来喝的,不是倒的-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牛奶是用来喝的,不是倒的-激流网(作者:幽灵。编辑:赫贫。本文为激流网原创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郭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