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时高悬天安门城楼的国徽由铁西制造,中国第一台机床、第一套成套重型机械制造也是从铁西开始。

沈阳铁西区:远去的“东方鲁尔”-激流网

2004年3月23日早上5点,下岗工人李增胜和儿子一起从家里出发,去观看铁西曾经的地标——沈阳冶炼厂三根巨型烟囱被爆破拆除的那一幕。

三根大烟囱,曾是铁西区的标志,也是李增胜等所有铁西工人的回忆。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条全长不足10公里的北二路曾聚集37家大型工业单位,创造过中国350个“工业第一”。那时候,这条路就是铁西区的核心。自1938年建制以来,铁西区一直在中国工业史里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遍布工厂和企业,这里曾被称为“东方鲁尔”。

早晨6点响彻工人村的广播,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以及引领全国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代表着铁西的光辉岁月。但随着时间推移,1990年代经济转型,铁西区的国有大工厂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出现危机,李增胜从父辈手中接过的“金饭碗”没了,与他类似的近30万产业工人都面临着新的命运。

如今,位于沈阳火车站北侧的北二路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地方,六车道的马路,道路两旁密布建筑和商铺。如果对这里的历史不够了解,走到这里的人很难想象,这条路曾是整个中国工业的支柱。


1  从东方鲁尔到下岗一条街


铁西区的工业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05年,日本人当时为了保护和维修中长铁路,曾在奉天站临近铁路西侧开了一家使用机器的工厂。

1938年设区后,日本人为了支援侵略战争,按日本三菱、住友等工业制造模式在铁西区建厂,成为日伪时期的重工业基地。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已有工厂323座。

丰厚的工业基础奠定了铁西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铁西工业区受到高度重视。仅用了三年时间,政府就从战争留下的废墟中建起82家大中型国有企业。自1953年到1957年,陆续又有120家新工厂在这里开业。开国大典时高悬天安门城楼的国徽由铁西制造,中国第一台机床、第一套成套重型机械制造也是从铁西开始。

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把支持装备制造业财政资金的六分之一都投到了铁西区。省、市把几乎所有工业项目都集中在建设大路以北不到20平方公里的地方,使这里很快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制造基地。

1980年代初,辽宁的重化工业居全国第一,是国家利税大户。辽宁经济总量是广东省当时的两倍,其中近半要归功于沈阳铁西区。

“我父亲那会,全沈阳人都羡慕铁西工人。”李增胜的父亲曾是铁西第一代建设者,1980年代初退休,李增胜1983年进入沈阳冶炼厂工作。

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1970年代的铁西是工人的黄金岁月。尤其在北二路,聚集了全国国有工业企业的主力,是名副其实的“金饭碗”。他所在的沈阳冶炼厂成立于193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恢复生产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1980年代中期在中国500家大型企业中排名第69位。

由于当时国有企业流行“企业办社会”,企业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员工衣食住行几乎都不用操心。据《铁西区志》介绍,到1980年代末,沈阳冶炼厂就有幼儿园保育人员119名、医护人员288人;重型机械厂的医护人员达到471人。

李增胜记得,最早分给他们家的房子,是上世纪仿苏联风格建设的“红眼楼”,三四层高,红砖建筑,外表四方四正,一间屋子不到20平方米,厨房卫生间公用。这已经是非常好的待遇,当时沈阳一些地方的人还住着平房,铁西区的红眼楼在那时已经有了自来水、暖气、电灯甚至电话。

与全国其他过分依赖国企的地方类似,铁西工人熟悉的生活最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1986年,沈阳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倒闭的企业”。该厂始建于1966年,据当时报道,企业破产时尚有76人在职,总资产26.5万元,欠款却有48.6万元。

那时,李增胜参加工作仅3年。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实际从1970年代末开始,大家就已经感觉不对劲。过去工厂按指标生产,从来不操心销路,但从他参加工作开始,一些小型企业就已经入不敷出,大厂的各种补贴也开始缩减。到防爆器械厂倒闭,工人们其实都猜到,好日子要到头了。

工厂倒闭潮从那时起一直蔓延到新世纪。现在沈阳某媒体工作的张子扬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的父母都是在那段时期下岗的,1990年代在他的记忆里充满了焦虑,脑筋灵活点的人还出门做点小生意,大多数人每天都无所事事,四处闲晃。“一到晚上,我们那个楼里几乎家家都在争吵,都是为了工作的事”。

曾经辉煌的北二路转眼成了全国闻名的“下岗一条街”。1999年,导演王兵用一台小DV拍摄了一部时长九个多小时的纪录片《铁西区》,该片后来获得2003年法国马赛纪录片电影节和日本山形纪录片电影节的大奖。

片中老百姓惨淡的生活和无奈茫然的表情,是李增胜们的共同记忆。


2   “东搬西建”


在张子扬的记忆里,童年的一大乐趣是父亲带着他去沈阳站那边卖茶水,冬天等火车的人都愿意买一杯茶水,一元一杯,家里用大铁壶烧好茶,缠上大棉袄保温,用自行车驮过去。每次卖茶,父亲会让他去挨个问,这让他可以在火车站四处跑,也有了许多和人搭话的机会。

当改革开放让市场经济在沿海地区落地时,遍地国企的铁西却步入泥潭。

曾任沈阳铁西区副区长、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的董峰撰文回忆,到上世纪末,铁西区90%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五百多亿元国有资产闲置,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90%以上,13万集体所有制职工需要并轨,10万下岗职工没有参加养老、失业保险。

如此情况一直持续到2002年。当年6月18日,沈阳市委、市政府决定铁西工业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组建铁西新区。当时辽宁省和沈阳市政府提出一个改造方案,叫“东搬西建”,打算将铁西区的工厂全部搬到西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级差地租来获得资金,盘活企业。

要搬就要拆。张子扬说,当时不少厂里还组织过“护厂队”,阻挠拆迁,从2002年7月到年底,达成搬迁协议的企业只有12家。

当时铁西的企业已经从最开始的82家增加到3000家,大大小小都集中在不到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而成立于1988年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铁西区西侧,规划面积有86平方公里。当时政府测算,如果将企业搬迁,腾出来的城区土地与开发区土地间可以产生每平方米1500元左右的土地级差地租。

搬迁可以救活企业。原址在建设大路62号的沈阳拖拉机厂,2002年时因企业欠外债10亿元,职工常年放假。2003年企业搬迁至开发区后,原厂址建成了大型购物中心,企业拿到了2.4亿元土地差价款,成功弥补了员工工资。

原本还不接受的大国企们也逐渐选择面对现实。资料显示,从2002年到2007年,铁西区共迁走239家企业,腾出7平方公里土地,区财政从土地出让中获得140亿元资金。这笔钱后来成了企业的“改革成本”。

铁西区自此焕然一新,并逐渐成为沈阳市的新城区,区财政收入从2002年的3.36亿元排名倒数第一,到2008年96亿元跃升到全市第一。

著名的北二路,后来变成了东北最大的汽车贸易集散地,各种名车销售店纷至沓来。

此后,铁西区的“东搬西建”一直持续到2012年。这项决策曾为不少老国企续命。

李增胜1999年从沈阳冶炼厂下岗后,靠亲戚帮忙干上了出租车司机,后来又与人合伙开饭馆。近年来随着子女参加工作,不用外出奔忙,他由此养成了每周去北二路转一圈的习惯。虽然他所熟悉的一切早已不在。

他记忆里的红眼楼,现在也几乎消失。这些当年的生活民居已成为时代的活化石,仅保存不到30栋,政府在其中建设了“工人村生活馆”供人参观。

应受访者要求,张子扬为化名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沈阳铁西区:远去的“东方鲁尔”-激流网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沈阳铁西区:远去的“东方鲁尔”-激流网(作者:刘诗洋来源:公众  南方周末。责任编辑: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