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女团火箭少女的队长Yamy爆出了一段录音。

录音来源于经济公司内部的一次会议,在Yamy不在场的情况下,徐明朝对她进行了近于辱骂的评价。

其中既包括对Yamy外貌的贬低,认为她“丑而不自知”。还对唱歌实力、性格特色、穿衣风格进行了全盘否定。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很多网友认为,徐明朝的措辞与表达,很难被视作是普通的批评,因为用词有些嘲讽,还涉及许多对外貌的贬低。

因此在听完录音后,不少人的第一感受是“被冒犯”。

可冷静一想却又奇怪:

“互联网上样貌羞辱并不少见,这一次,真的只是一句‘丑’冒犯了我吗?”

仅仅是“冒犯”一词,或许不足以形容广大网友在听完录音后的体会。

因为你很难从普通人际交往的思维去想象,为何一位企业老总会如此毫无顾忌地对旗下艺人“大放厥词”。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在普通网友的想象中,掌管娱乐经济公司的徐明朝,不可能不理解“美丑是主观”的简单道理。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虽然Yamy的长相不是主流审美中的白幼美,但喜欢她的观众大有人在。

徐明朝显然也深谙此道,他在录音中甚至提及“丑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有辨识度的丑,比没辨识度的漂亮更吃香。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这句观点在理,但却能让人听着不舒坦。

因为如果结合起徐明朝“超级丑”“有病”等极端形容一起分析,网友们发现在他的“骂街”言论背后,隐藏着一个冷冰冰的逻辑——Yamy应该被当做一个产品评测,而不是一个人。

也因此,不太顾忌人与人之间的情面与礼仪,显得冷血而极端。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原本在当下,往人群中扔一只鞋子、能打中十个练习生的选秀时代,明星具备“人与产品”的双重属性是一件不宣于口的事实:艺人身上既有个人的一面,也会有被包装的一面。

因此在Yamy发声后,部分网友虽然看不惯徐明朝轻贱式的评价,但却并不认为他点评Yamy外貌本身有错。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毕竟作为艺人,Yamy的外貌似乎也是业务能力的一部分,应当接受评判、平常心对待。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这部分网友看似和徐明朝立场接近,都认为接受外貌评判对艺人来说没什么。

但本质上却有明显的不同。在明星身上,个人的属性与娱乐“产品”的属性之间,总有一条界限。我们很难把一个活生生的人,视为资本运作下的冰冷商品。

认为艺人需要对批评有抗压能力的网友,其实也只是从职业素养的角度出发:既然明星也是份工作,外貌性格便难免被评判。

但徐明朝似乎越过了界限,在他的视角下,Yamy更像是推出的一项产品,而非同事或下属。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不断强调的“绝对服从”与“艺人应该按照自己的规划”,其实就像工厂厂主严格地注视着流水线上的步骤,希望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但偏差就发生在,Yamy的自由意志,让他的出厂产品与想象中不同。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录音中,徐明朝多次强调了他想象中的Yamy人设:炫酷狂拽,一个单纯的酷girl。

Yamy在《别人家的小孩》表演中尝试的可爱风,并不符合他的想象,他认为这是Yamy人气下滑的根本原因。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虽然我们无法获取相关数据去考据,究竟这次表演有没有影响Yamy的演艺事业、进而影响公司业务的发展。

但它却侧面解释了另一个疑问——许多网友都从录音片段中,感受到了徐明朝视艺人为商品的态度。但作为商家骂商品差,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那或许是因为,想要有自由意志的艺人不再符合老板的安排与想象,是跳脱在流水线之外的“叛徒”。

值得一提的是,“明星商品化”这个概念原本已经不再新鲜。

无论是选秀走剧本、售卖人设,还是捆绑演员与作品角色的行为,都是演艺圈中见怪不怪的“商业”现象。

Yamy同公司艺人的倾诉文案中也明确提及,公司会为艺人指定某个人设,而艺人需要去“演别人”,直到“演的习惯”。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观众早已对被售卖的人设习以为常,并逐渐习惯于去适应那些商品化的标签:“小奶狗”“中性风”“酷盖”……

或许没有多少人会去追问,这个明星的人设究竟是真是假,享受就好,消费就好。

但Yamy的这次爆料,把许多人都拉出了“明星商品化”的语境。

原本,评论明星的私人话题,如外貌、衣品、性格,是一项八卦圈的永恒话题,大家吃瓜为乐,不觉得哪儿不对劲。

可当徐明朝作为Yamy的老板,在公司的内部会议上拽着几个员工开Yamy的批斗大会,这事又变得普通而私密了起来。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这或许是因为,部分网友们会从言辞激烈的会议录音里,瞬间联想起自己在社团或职场中被恶意针对的局面。

继而淡化了Yamy的明星身份,只把她看做被羞辱的个人。

并在与徐明朝的价值碰撞中,第一次意识到,当明星被资本异化,成为被生产出的商品,最先被放弃的,就是明星的个人意志。

它具体体现出来,就是徐明朝对Yamy用词极端的点评与羞辱。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哦,所以我都不用走只用躺着。”

娱乐圈一直有一个为资本所隐晦的现象:“我们不是在推出明星,而是在推出人设。”

在徐明朝的产品思维中,Yamy的外形条件一亮相就该是酷girl,这将成为最特立独行的定制商品,获得观众的喜爱。

但Yamy展露出了“崩人设”的真实一面,比如怕黑怕高,会抱着玩偶软乎乎。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产品变成了人”,徐明朝认为这是“全盘皆输”的最大因素。

让明星完全是提线木偶般的产品,这在观众眼中看起来或许不可理喻。

但在资本的角度,这确是风险最小的买卖。

因为明星个人如何,是不可控的因素,但好的人设,却有稳定的售卖价值。

售卖价值确定后,只要团队拿出好的职业规划,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即将诞生。

这就像是超市运营,得先保证优质货源,再配合售货收银。

坦白说,其实Yamy的事业如何、徐明朝的公司发展如何,与广大网友之间没多少关系。

期间唯一让人真正不痛快的,是Yamy的爆料背后,暗示着明星商品化的愈演愈烈,娱乐圈仿佛趋化为了完全由资本运作的庞大机械,明星的个人意识被不断压缩——

资本正在以审判“不合格商品”的态度,去贬低“人”存在的价值。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娱乐圈正在为每一个可以爆红的人设,配备一位明星;而不是为每一位可以爆红的明星,挖掘他的特色。

就像资本为每一台电脑,配备一个员工;而不是为了每一位员工,配备一台工作的电脑。

Yamy的爆料以及其他艺人的发声,让观众终于看到了光鲜亮丽的人设背后,是把人异化为提线木偶的工作台。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这位大家提供了一个契机,去思考明星身上“人与产品”的属性究竟该何去何从。

从2018年的创造101开始,国内已经相继办了近十场偶像类选秀综艺,每场综艺动辄上百人。

即便放在造星产业链成熟的韩国,上千名练习生的输送也是天文数字。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有能力运营大量艺人的公司,几乎为0。

于是这催生了人设时代的席卷潮流,当资源稀缺、不足以打造一个真正的偶像,那就用最显眼、最标签的人设去吸引眼球。

但2019年、2020年间,偶像选秀节目的数据不断下滑,《青春有你2》中,Ella陈嘉桦在看完SNH48和AKB48练习生的表演后给出的评价是"大家好像都是被放到公式化里的芭比娃娃。"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人设毕竟是单薄的、容易被快速忘记,于是年轻艺人的价值消耗的时间被不断压缩。

当资本在最短时间内最大化地将一个个艺人的价值吸干,就可以迅速抛弃,没有负担。

对获益的娱乐公司来说,这是最高效的赚钱方式。

但对艺人来说,这是最残忍的、被当做商品使用的遭遇。

以及对观众来说,这是最敷衍、最快消、最口水化的文化内容。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

用制造商品的逻辑,永远不可能造出真正的偶像,只会无穷地生产出流量泡沫,挤占空间。

火箭少女解散后,与彩虹合唱团一同演艺歌曲《我要飞》时,有了下面这段念白:

我又不是泥,再捏也不像;

我又不是纸,我也有信仰;

如果真的喜欢玩具;

麻烦你到百货商场逛逛去。

或许现在的年轻艺人们也在逐渐意识到,自己其实只是光鲜人设背后的打工仔。

想逆着资本洪流走出橱窗的他们,还有机会吗?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wind_1917

Yamy们还有机会走出“商品的橱窗”吗?-激流网(作者:叶橙子。来源: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责任编辑:郭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