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布的各地高考状元学霸的情况,再次确认了两个重要的事情,重点学校,家庭出身。而对中产阶级来说,最为直接的反应便是,再次确认了学区房对自己和孩子的重要性。因为,这是他们唯一输不起的战争。

学区房、中产焦虑与阶层固化-激流网漫画:如图所示

上半年有几天,整个朋友圈都在为北大清华的人操心,他们的学历贬值了怎么办,他们都买不起学区房了,我们这个社会是不是出问题了?当然,更多的人是感慨,清华北大的人都买不起学区房,买学区房还有什么用?

更有人由此直接说,买不起学区房还能上清华北大的这种不科学现象就快结束了,30年后的问题将是,连学区房都买不起,你还想上清华北大?可能吗,现实吗?

这个判断当然没问题。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各路专家学者辛勤批判高考统招,素质教育和自主招生日益普及,连学区房都买不起还能上清华北大这种不科学的事,离结束不远了。以后上清华北大的人都是上得了新闻联播夸党的好政策、下的了基层访贫问苦的精英了,爹妈修地球子女还有机会通过上清华北大一步跨入精英阶层这种违反普世价值的事,就快没了。

上次的文章说过,通过教育实现阶层上升,这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第一,社会已经开始出现阶层分化,没有阶层分化就不需要什么上升,也不需要担心滑落;第二,阶层之间还有流动渠道,上一辈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本积累,还没有达到可以绕过教育就可以直接决定子女的阶层地位的程度。

但现在条件很显然已经变了。第一,阶层分化已经是现实,无可回避,上面的要担心滑落,下面的还想上升;第二,阶层之间的流动性越来越低,渠道也越来越少,越来越窄,通过教育实现阶层上升的路也越走越窄。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对于有限的资源的争夺和占有,才形成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也才有了社会阶层。简单的说,就是每个焦大都想娶林妹妹,但林妹妹是稀缺资源,供需不平衡,林妹妹的身价自然水涨船高了。

刚恢复高考的时候,考上北大清华,那当然毫无疑问就是拿到了进入精英阶层的入场券。但到今年,恢复高考已经四十年了,高考已经不是当年的高考,北大清华也已经不是当年的北大清华了。当年最早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进入社会精英阶层的人,如今自然已经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他们积累的社会资源自然不会再白白还给社会,而是要留给自己的子女。

每一代从教育这个通道里挤上来的人都要占用一部分资源,那么一个简单的结果就是,留给后面的人挤上来的空间就越来越小了。当你意识到你应该多占有资源留给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人家可能已经完成了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的继承。你面临的是让你的孩子跟人家的第三代竞争。

打个比方说,虽然你考上了北大清华,但是你还得再自己奋斗去买学区房,但是人家第一代上北大清华的那些人的子女也许考不上北大清华,却不用为学区房的事操心。接下来的事情很简单,你觉得你比人家优秀,比人家更有资格成为精英阶层,但在人家眼里,你连个学区房都没有,你装什么精英?更现实的则是,人家的孩子比你的孩子可能更接近北大清华。

当然,现实的情况是,因为阶层固化,上了北大清华改变社会阶层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30多年前上了北大清华就等于拿到精英阶层入场券,十年前可能还等于拿到中产门票,而现在你就算拿到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就算是勉强上了通往中产的列车,还是站票,能不能等到座位,还得看运气。

其实,上了北大清华也买不起学区房,为什么还要买学区房?这个道理很简单,谁都能明白,不用非得上过清华北大才明白。那么,中产为什么仍然要千方百计的买学区房呢?因为他们比别人傻吗?

很多人解释说,这是中产阶级特有的焦虑症状。这当然没问题。有钱有权的权贵阶层不需要学区房,底层的工农大众根本不会去想这个事,因为他们离得太远了,甚至还搞不清楚学区房有什么用,只有那些通过教育挤进中产门槛的人才特别在意学区房。

那么,这是因为这些中产阶级比别人傻吗?当然不是。两个很简单的原因,第一,他们在一二三线城市占有的资源其实非常有限,写不了条子,捐不起基金,他们没有其他办法来给自己的孩子预订一张通往未来的中产阶级的车票,哪怕只是站票,他们能想到的,只有教育。

有产阶级留给孩子的是资产,乃至权力,中产阶级能留给孩子的,其实只有教育。这是中产阶级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第二,就更简单了,虽然通过教育实现阶层上升的通道越来越窄,但毕竟这扇门还没有关死,还有一点缝隙。而且,中产阶级们也很清楚,这扇门离关上不远了,所以,他们能做的就是在这扇门关死之前,把自己的孩子塞进门里去。

有人指责说,中产阶级算是阶级分化的既得利益者,所以现在千方百计要做的不过是要保住自己那点可怜的既得利益,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那么,他们的出路在哪儿呢?据说是在跟工人、农民相结合,在中央编译局和人民出版社的仓库里。

这种批评有没有道理?有的,也可以说,非常正确。但是,必须要说的是,这是正确的废话。

那些为买学区房而焦虑的人正是三四十岁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几乎国家的所有政策都会精准命中的,其实主要就是这个人群。比如个人所得税,按照国家的说法,起征点2000元的时候,全国有8000万人在纳税,现在调高到3500元,只有2000万人,实际上已经精准的划出了这个人群的范围。

要说这个群体对国家有什么特别重大的贡献,比如两弹一星、效命疆场,那确实不是这个阶层能做到的,但是,他们的存在、焦虑和奋斗,不正是维持这个游戏的主要推动力吗?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社会资源配置结构,没有能力改变打破社会阶层分化的趋势,但这难道是他们的错吗?

正因为他们现在的一切都来之不易,却又是最容易从中产阶层滑落下去的群体。爬上来千辛万苦,掉下去只是一瞬间的事。所以他们才倍加珍惜,小心翼翼,殚精竭虑的想要保住这一切。

本来,这应该是一个老虎钻火圈的游戏,但现在的现实是老虎根本不钻,在钻的都是猴子。这个火圈不是猴子摆的,不是他们要钻,只是不得不钻而已,又何必对他们过于苛责?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然而,对中产阶层来说,没有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都是别人的,自己最多不过在朋友圈里默默点个赞。都不是老虎,对猴子的苟且就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吧。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激流网的老师和朋友们,我们现开通激流网会员办理通道: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学区房、中产焦虑与阶层固化-激流网(作者:萧武。来源:国风观察。责编:畢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