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年文化是社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青年文化有助于我们理解青年。本期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孟登迎教授于5月30日下午在北师大文学院主讲国外青年文化研究史。讲座将回溯青年文化的构成史,同时介绍青年文化的研究史和不同阶段的研究路径。青年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建构,不只属于年轻人,还有整个社会对未来的理想期望和当下社会现实的判断密切相关,青年文化的形成也不仅仅源于代际因素,还受到阶级,性别,种族,民族,诸多社会因素以及相关历史传统的塑造。将青年文化视为一种表征社会结构性矛盾的综合症后,应避免只是笼统的从代际视角和流行文化的视角,对其分析。而应努力从社会阶层分化、政治理想分野、价值观认同度,生活方式再造和共同体重建等多重维度来审视当代中国青年和青年文化的新变化。

下面是激流网志愿者王冬东整理的讲座录音:

谢谢大家,感谢陈老师的赞誉。其实这些年我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耽误了学术研究,我做了有7年的行政工作,从中青院创办中文系开始,就没日没夜的干,因为我们的资源比较少,所以一路走来比较困难。虽然那些功夫现在看不出来有什么效果,但是对于我理解青年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我在其中接触了很多青年的成长,每一年都有几件深刻的事情会影响我对青年的生存处境包括家长焦虑的一些理解。在我翻译西方有关青年论著的时候我就发现,有很多地方,中西方是共通的。当时正好赶上学校也想建设青年的学科,总之,由于各种原因的结果,在青年研究方面还是做了一些工作。

最初我在北师大读博士的时候,学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主体建构理论就涉及到青年的成长与认同的问题。理论与现实是一致的,后来我参加工作也继续延续了当年的一些思考,做了一些努力。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翻译的有关西方青年文化的书籍,一共四本,已经出版的有三本,分别是《青年文化比较:青年文化社会学及美国、英国、加拿大的青年亚文化》、《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第四本即将出版。由于做翻译工作很苦,很累,一般也不计入学术成果,但又怕做的不好,所以一直往后延期。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青年文化的概念以及青年文化的历史研究脉络。主要还是西方的,由于时间有限,中国的不展开说,主要做个参照。

一、“青年”角色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变迁

现代意义上的“青年”,其概念诞生的时间也就200年左右。前工业时代并没有“青年”的概念,那个时候青年的年龄划分是很不清晰的存在。大家可以看路易十三10岁时候的肖像画(1611年),他当时穿的衣服看不出来与成人的区别,那个时候人们没有一个概念去区分儿童、青年、成人。到了资产阶级社会,人们才开始去设立不同的年龄去加以区分。现在的青年概念大约是在18世纪70年代(应该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是在美国学者约翰.吉里斯等人的研究下提出的作为社会学和政治学意义上 的现代“青年”概念。而这个概念的提出有几点原因可供探讨。

其一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与社会组织形式的改变。大家都知道,中世纪的时候主要的佣工制度是学徒制,由于中欧是长子继承制,非长子必须出去谋生,跟随在匠人后面学习手艺。这样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整体,每个人是分散在不同的家庭里学习手艺的。工业文明之后就是雇佣制,工厂的出现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更是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每个人都要走出来结群或者结社,不再单独的生活。

其二是现代民主政治和平权思想的影响。比如法国大革命提出的一些人权、独立、解放的思想。在《人权宣言》的补充附录里就有公开反对代际压迫的叙述。后来的革命又涌现了一批又一批青年的身影,青年作为政治群体力量走上了政治舞台,青年的政治权利开始变得自觉起来。

其三是教育制度在空间上和生活时段上为青年群体的文化构成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比如,英国在1870年颁布了《初等教育法》将受教育年龄延长到13岁,在1880年要求延长到14岁,之后随着教育年龄的延长,学生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接触的越来越多,实际结成群里的可能性也越大。

从这三方面来看,青年群体作为一个概念是拥有浮现出来的条件的。还有一种特殊的看法就是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青年”概念的形成。把青年看作一种新生的力量,一种冲破旧的制度、文化的力量而出现。或者就是把青年作为新生文化政治力量或民族-国家未来形象出现,其中的“民族-国家”形象是欧洲社会向世界推演的主权形式。

二、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现代青年运动

在意大利出现了青年意大利党,他们就是一群反对民族压迫,为追求民族-国家而献身的青年革命家。以及出现在德国的“候鸟运动”,这是一场在德国兴起,并迅速发展为一场全国性的青年运动。运动中的青年们希望通过漫游,寻找尚未受到现代性侵染的民间文化中重构德意志民族的生活方式,以此建构出一种区别于西方社会模式的共同体。这时,“青年”已经站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德国的“候鸟运功”是反对都市工业文明的,他们崇尚大自然,强调回归乡土,徒步远足等。时间跨度从1896年到1919年。1913年,自由德意志青年联盟成立,在当时有个叫维内肯的老师创建了一个“自由学校共同体”,这个学校不同于一般的学校,它成立的目的是让学校成为“公共生活浊流中不可侵蚀的真正之小岛”,从而造就一代新人,建立自在自为的青年文化。这是比较激进的一派,当然自由德意志青年联盟也有保守派,比如刚刚提到的希望通过漫游的形式改革生活方式就是较为保守的一方。

在此之前还有基督教青年会和童子军运动。基督教青年会是英国商人在1844年为在困境中做工青年创立的组织,希望通过坚定信仰和推动社会服务活动来改善青年人精神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基督教青年会组织在1851年传到了美国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从单纯以宗教活动为号召的青年职工团体,发展成以“德智体群”四育为宗旨的社会活动机构。且在19世纪末传入了中国,具体我就不展开了。

而童子军组织起源于英国将军巴登-鲍威尔在1907年7月29日招募的12明上层社会和29名下层社会的少年建立的组织。童子军组织强调在孩子们身上培养集体观念,培养骑士精神,培养强健的体魄,以帮助造就下一代的发展。无论是属于什么阶级什么教派,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殖民地,都能使之成为好公民。童子军组织通常会在野营中受到训练与教育,学习射击、侦察、追踪、救生、急救等技能。他们的核心理念就是忠诚于家庭、学校和国家。

中国现代的青年运动大家可以参考陈映芳老师的《“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这本书,今天我就给大家提供个线索。比如从晚清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青年的作用。以及当时社会上“少年中国”和“新青年”等期待性角色称谓的流行都代表了青年的影响开始扩大。在中国有党派政治影响下的“青年团”,也有非党派政治的青年文化表达,比如学生运动、文学青年等。

三、“青年文化”概念的构成

今天讲的是青年文化,所以还是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概念。这其中有两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一个是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专门针对16岁以下青少年犯罪,设立“青少年法庭”,这迈开了人们将青春期看作生命中一个独立阶段的关键一步。第二个节点是1904年是史坦利.霍尔提出了青春期的概念,认为14-24岁是从青春期萌动到成年期形成的独立过渡期,这相当于正式宣告“青春期是一次新生”。

而“青年文化”概念是在1906年维内肯创建“自由学校共同体”时提出的。他认为青年不只是童年和成年的过渡阶段,应有自身的特征和风格。1920到1940年代出现的针对青年文化的讨论,主要是在社会学领域。比如1927年,德国学者卡尔曼海姆发表《代问题》这篇文章。他注意到生活在同一时代,有共同经验的青年朋辈群体,会结成一种“代群体”的意识,从而形成新的“代风格”。这种青年文化脱离成人群体的主流时尚,甚至与主流时尚产生对立。另外一个社会学家叫做塔尔科特.帕森斯,他在1942年创用了“青年文化”的概念,他发现青年阶段是一个有很大压力和不安全感的阶段,这是一个过渡的阶段。青年文化在这一阶段中会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这有助于减缓从性别定型的家庭童年期向婚姻、职业中的完全成年期过渡时产生的紧张感和不安全感。当时青年能上大学的都出身不低,一般都是中产阶级的孩子。塔尔科特.帕森斯研究中产阶级的“酷哥”和“美眉”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建构,他发现前者追求的是形体健美和性魅力,后者注重容貌亮丽和青春活力。他们都热衷于自我享乐,形成了相互比附的风气。

然后就到了芝加哥社会学派和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刚刚介绍的学者关注的大部分都是中产阶级的青年文化,他们却很少涉及工人阶级和移民群体青少年。直到这两个学派开始,学者们才开始关注底层的边缘青少年,关注他们的一个生活状态和文化类型,去探究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时候关于青年在当代西方到底是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一些讨论。195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发达国家从生产社会进入到消费社会,阶级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在社会中中产阶级青年变成消费主体人群,他们被誉为未来社会的希望。而工人阶级青年和移民后裔青年则成为社会骚乱的主力,他们因此被冠以“民间恶魔”和“社会公害”的称谓。

对于青年文化的思考

首先大家要对文化有个清晰的认识。在《文化与社会》中,威廉斯把文化归结为“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不仅包括艺术或学识之中,而且包含在制度和日常行为当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后来又把文化当作了“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这时文化就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是我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

在对青年文化的思考中,其一,霍尔等把青少年的个人焦虑问题看成与社会政治和党派结构相关的“症候”问题。同时在讨论青年文化的时候,要注意区分中产阶级青年和工人阶级青年的公共点和差异处。其二,霍尔等明确指出,在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群体是社会阶级,并且在最基本最间接的意义上说,最主要的文化结构形态也将是阶级文化。其三,霍尔等人反对笼统使用青年文化这一术语,认为商业领域大量使用的这个术语掩盖和压抑了许多差异,尤其是阶级差异性。而主张使用“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来凸显青年在阶级、年龄、种族和性别等不同维度的差别。

对于青年文化的思考,所提出的“青年亚文化”就是将其置于更大的阶级文化系统来考察。把青年文化看作一种亚系统,这种亚系统是在更大的文化网状系统中某个部分之中更具差异性的结构。因此它必然是带有阶级色彩、代际冲突、性别差异或种族特色的青年亚文化,而不是仅从年龄或消费等表面特征区分出来的笼统的“青年文化”。要考察诸多因素之间相互产生的错综复杂的文化渗透关系,比如考察其与“父辈”文化、所属阶级或种族文化、社会主流文化以及自身的性别、其生活的区域和从事的工作等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

后来出现的“后亚文化”研究则是在批判伯明翰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是他们发现当时的青年人身份混杂,很难结群。他们易于糜烂于夜总会、网络虚拟的世界。学者试图去解释新型消费文化空间产生的新的青年亚文化问题,观察的多是一些依靠趣味来进行区隔的小团体和小群体,在“后亚文化”研究者看来,伯明翰学派以前看着那些因弱势身份归属(如无产阶级,青少年,有色人种,女性或同性恋等)而聚集在一起的亚文化群体,在身份极度混杂和变异的当下消费文化时代,已经失去了自身能够依附的现实社会基础。他们发现,当前青年文化呈现出全球流动性,网络虚拟性和身份展现性等新特征。

最后,结合这次演讲,留待大家思考的是当前中国的一些青年文化现象,比如近些年充斥的小鲜肉崇拜、穿越、虐恋等。究竟谁才是真正的青年,青年是一种年龄还是状态,这些都需要大家思考。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长按二维码支持激流网

孟登迎:作为社会症候表征的青年文化-激流网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关注网站的老师和朋友,激流网现推出会员制度:详见激流网会员办理方案

为了避免失联请加+激流网小编微信号jiliu1921

孟登迎:作为社会症候表征的青年文化-激流网(作者:激流网志愿者王冬东。本文为激流网首发,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责任编辑:邱铭珊)